中国优质科技资源共享工程优秀成果研讨会圆满举办 ——宋裕民两项创新技术入选重点推广名录
辽宁中科技术转移中心电(记者吴悦然) 11日至12日,由辽宁中科技术转移中心主办的“中国优质科技资源共享工程优秀成果研讨会”在线上圆满举行。本次会议汇聚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32家权威机构的86位专家,对通过初审的157项技术成果进行深度评审。其中,我国著名智慧收藏专家宋裕民研发的“藏品多策略收藏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收藏级球鞋真伪识别鉴定系统”两项技术成果,凭借显著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效,成功入选重点推广名录。
作为科技部备案的全国性技术评价活动,本次研讨会旨在筛选具有行业变革潜力的创新技术。据辽宁中科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川介绍,入选成果将纳入《中国优质科技资源共享工程白皮书(2023卷)》,并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向全国推广,预计带动超百亿元产业增值。
此次入选的宋裕民研发的两项技术成果在评审中引发高度关注。以“藏品多策略收藏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多维数据融合与AI算法,实现藏品从鉴定、养护到交易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数据显示,应用该系统的博物馆和收藏机构,藏品管理效率提升82%,养护成本降低45%。以辽宁博物馆为例,系统上线后,文物修复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1个月,年均节省修复成本超300万元。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梦香教授在评审中指出:“宋裕民团队的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算法突破,更构建了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其藏品多策略收藏管理系统通过动态定价模型与区块链存证技术,将球鞋投资决策的误差率从行业平均的12%降至1.8%,这在收藏级球鞋市场中具有革命性意义。”
据统计,截至研讨会举办前,宋裕民研发的两项技术已在国内外的博物馆、拍卖行及收藏机构中落地应用,累计服务用户超10万人,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增长25亿元。其中,上海识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智能化收藏级球鞋真伪识别鉴定系统”,将球鞋交易纠纷率从4.7%降至0.3%,年均交易额突破8000万美元,成为技术实用性的典型案例。
据透露,入选技术成果将通过“三免两补”政策(免授权费、免培训费、免数据服务费,补贴硬件改造、补贴试点应用)加速推广。预计到2025年,相关技术将覆盖全球12个国家的3000余家收藏机构,年创造经济效益突破100亿元。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我国科技资源共享体系进入“精准赋能”新阶段。正如宋裕民在在线演讲中强调:“技术突破的价值在于解决产业真实痛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收藏机构都能低门槛享受智慧化转型红利。”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中国智造的技术底座正愈发坚实。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中科技术转移中心公开报告及企业审计数据)
编辑:李思远|审核:王建明